郭池善和他的“一人桥”
往日,走到桥的另一端,就可以看到憨厚能干的郭池善;如今,老人走了,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石头房和门上的一副哀悼挽联。这里再不会有老人的音容笑貌,可他凿石14年修建“一人桥”的故事却永远留了下来。
郭池善修桥的事,他的老伙计孙振泽最为了解。川底沟是平岭村的一个自然村,路况差,风景美,村里人出行摔断胳膊磕破头的情况很常见。“建桥,把路取直,村里人出行会方便很多,城里人也能来这里旅游,村民的生活就会好起来。”孙振泽说,郭池善修桥的初衷是为全村人着想的。
说了算、定了干,再大困难也不变。1994年,郭池善决定建座桥。他的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,可郭池善心意已决:“你们不同意,我就自己干。一年修不成就5年,5年修不成就10年,我这辈子总能修成。”
桥头的一侧,原本是一座石头小山,郭池善造桥的石料就来源于这里。1994年,郭池善还没退休时,周一至周六在工厂上班,周日回到山沟里开始凿石头修桥。2000年退休以后,修桥便成为郭池善生活的全部。
“炸药炸出来的石料没有凿出来的结实。”郭池善修桥不用炸药不放炮,不用机械搬运,全是原始的手工操作。他的全部工具就是一锤、一凿、一杠、一锹。造桥的石块最大的有5吨多重,郭池善用撬杠、滚木和手葫芦一点一点将这硕大的石块挪了过去。为了不给乡亲们添麻烦,他谢绝了所有人的帮助。桥拱的建设最困难。一个人不可能动用大量的支胎工具,石头便是桥拱支胎的全部材料,桥拱支胎用的5万多块石头,全是郭池善一个人一块一块垒上去的。
2007年,这座跨度13米、长40米、宽6米、高12米的单拱石桥主体完工,动用土石方7000多立方米,石料2400立方米,取名“一人桥”。
一拨儿又一拨儿游客踏访“一人桥”,他们用最朴素的方式向这位太行山里的建桥老人道别。“希望孩子能通过实地学习,真正领悟‘幸福生活天上掉不下来,地上冒不出来,别人送不来,伸手要不来,等不来,盼不来,全靠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干出来’的太行精神。”一名带孩子前来“一人桥”游览的母亲说。